专题 | 容纳最生动的困惑与反思——访社会学系“田野工作坊”
专 题
WECHAT ID: DEANPKU
关键词:社会学系 田野工作坊
一、什么是“田野工作坊”?
工作坊(workshop)一词最早出现于教育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学者将“工作坊”概念引入都市计划中,使之成为可以提供不同立场、族群的人们思考、探讨、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社会学系本科生的“田野工作坊”的形式即是脱胎于此。每学期选择几天,同学们在理科五号楼的教室中围坐成圈,由主讲人分享特定的田野经历,共同交流。
田野工作坊在2019年春季学期正式开启,直到现在已经举办了五期,同学们足迹从首都遍布全国乃至延伸到海外:北京城中村、天津陶瓷城、甘肃菱县、云南曲靖、泰国克伦人村。
一次完整的田野工作坊是这样的:
开始前,“技术顾问”王子豪同学会根据主题制作精美海报:
滑动查看更多海报
被邀请的老师、评议人和参与的本科生同学们按时到达预约好的教室后,当期的主讲人——这几次都是高年级本科生,会讲述自己的田野经历和经验。在主讲人分享结束后,由研究生作为评议人进行评议,几位老师在其基础上作出一定阐发。最后,其他同学向主讲人提问,双方自由交流讨论。
二、为什么是“田野工作坊”?
对社会学系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社会学系在本科教育中非常重视“田野”环节,本科生做田野实践的风气极盛。系里在全国各地设有多个实践基地,同学们可在寒暑假自由申请;学校层面,同学们或独立或组队,积极地进行本科生科研与挑战杯等竞赛活动;在本科培养方案中也有三学分的“田野实习”课程。这些项目并不缺乏后续反馈与分享——那么,我们为什么还需要“田野工作坊”来交流呢?
提出“田野工作坊”这一想法的2016级本科班主任田耕老师告诉我们,“田野工作坊”作为一个供本科生进行实践分享的平台,最大的特点是非学术性的。田野工作坊构建的初衷是,“这种分享不同于教学,不是以知识传递为主,而是大家经验上的交流”。田野工作坊完全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组织、宣传都以本科生为主导,突出本科生科研的特点。
田野工作坊中分享的重点不在于论文的写作或知识的传递,而在于田野调研中最生动的困惑与反思。
在田野工作坊中,交流的气氛是轻松的,交流的内容是自由的,“希望田野工作坊能满足大家不同的目的,但凡有心得、有特点的,都可以进行交流,在不同名目下进行的研究都可以放在一起讨论。”无论是本研、挑战杯还是实习报告,要求和目标都是有较大差别的。田野工作坊将不同来源下的作品或主题放在一起讨论,让学生从分数、名次的紧迫任务中脱离出来,回归田野的探索本身,鼓励学生勇于观察、思考和介入陌生的环境与事件。
三、“田野工作坊”的效果?
五期田野工作坊,同学们相当于和主讲人一起体验了五次旅行,经历了五次田野从出发到完成的过程。在天津陶瓷城,大家思考了进入田野的定位问题;在北京城中村,遇到了古建家庭的抗争;在甘肃省菱,懂得“见木”才能“见林”……
如何进入田野?如何联系访谈对象?如何打破僵局?田野工作坊中,大家讨论和解决的是田野中切实而具体的案例和问题。
无论是还没有过田野经历的新生,还是研究刚刚起步或正在进行调研的老生,都能在田野工作坊中有所收获。在观看其他同学的田野经验时,参与者可能被激发研究的新灵感,可能借鉴成功经验与吸取失败教训,对解决现有研究困境的方式豁然开朗。
研究生同学的点评是每次田野工作坊必不可少的一节。他们更熟悉本科生的话语,而对如何从田野进入研究之门,又比本科生更富有经验。虽然田野工作坊不以“学术化”为重心,但在这些学长学姐对陈述“画龙点睛”之后,本科生同学们更能明白如何获得提高与改变,使自己的田野更有质量。
而对于主讲人而言,田野工作坊给了他们一次极好的反思与回顾的机会。在整理与总结过往的研究经历时,2016级本科生贾宇婧坦言,“田野中鲜活的经验可能很快就淡忘了,这次回顾让我对于自己与访谈对象的关系、与同伴的交流、以及对于调查工作的态度有了更多的反思。”
比起单方面接受课程知识和聆听经验,田野工作坊是同龄人一个更为平等、真挚的交流平台。在这里,每个人的调研经历都是特殊的、值得被讲授的记录,每个人进入田野的技巧、访谈的方式都不尽相同,大家相互交流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
2017级本科生吴文馨曾经认为田野是“雕刻”,在整体中呈现细节;而到了田野工作坊,她感受到田野更像是“登山”,可能迷路、可能改弦更张,但更重要的是在登山的过程中遇到不同的风景和不同的人,更直观地体会到什么是“体悟田野,从实求知”。2016级本科生薛雯静认为,田野工作坊给了她将田野经历与生活、学业、自我成长的紧密关联。
虽然田野工作坊有老师在场,但他们并非扮演一个指导性的角色。作为参与了每一次田野工作坊的教师,田耕说:“老师更多是了解学生们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在做什么、状态如何,感受学生在活动中付出的心血。”老师的点评,站在高屋建瓴的角度,对同学们的田野方法作出点拨,引领同学们将自己的研究和前沿研究关注的主题相联系。
四、“田野工作坊”将往何处去?
这几期田野工作坊的顺利举办,离不开发起者田耕的付出的大量努力,也离不来社会学系各位老师和同学的支持。这五期田野工作坊的主讲者全部是2016级本科班的同学。在未来,田野工作坊更需要其他年级本科生的积极参与和投入,将这一形式传承和发展下去。
目前,田野工作坊还没有到成熟的地步,形式还在摸索之中。田耕希望,未来田野工作坊的形式可以更为丰富和多元。这学期由于疫情导致田野工作坊暂停,田耕组织同学们以网站的方式对结束的田野分享记录予以保存,这是将田野工作坊从线下延伸到线上的一次成功尝试。
田耕认为,田野工作坊不是挑战杯优秀作品的分享会,他希望本科生同学能发挥更大作用,将工作坊看作自己的“创作园地”,增加学生作品展示的机会,比如建立本科低年级的分享与互动,分化出不同的主题与板块。田野工作坊也需要更大范围的动员,面向更多元的参与者;另一方面,田野工作坊也需要和社会学系常规的教学与科研实践达成更紧密的结合,进入本科教学整体性的教学设计中。
受访者 | 田耕、贾宇婧、吴文馨、薛雯静
采访、撰稿 | 许天怡、沈适
编辑 | 沈适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推 荐 阅 读